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苏晓娟)8月9日至13日,同频爱老实践队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着眼于短视频对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影响,由七位成员分别前往山东信阳、河南临沂、北京通州、湖南张家界、湖北恩施、江西上饶六地,于各农村开展调研与访谈。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对在信息时代下农村老人群体“短视频式”精神养老的现状调查,以及在物质脱贫基础上农村老人“精神赋予”所面临困境的应对初探。8月11日,实践队成员苏晓娟前往调研第四站——湖北恩施利川大沙溪村,了解山区老人在短视频时代的精神养老现状。
由于本村人口和使用抖音短视频人群中女性均占有极大比例,故此次采访的五位对象皆为女性,年龄在五十二至七十五岁之间,多在家赋闲或养育儿孙,日常活动较为单一,除了串门聊天、散步等休闲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中,因此,刷抖音成了她们主要的娱乐项目。
对于当地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抖音是一种调节心情的有效工具,搞笑段子能提升他们的愉悦指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看抖音,看到一些搞笑的视频心情就好多了。”杨秀珍奶奶如是说道,其余四位老人也均表示赞同。

在当地,家庭伦理说教类视频也颇受欢迎。“我最喜欢看的视频就是演家庭关系的剧,因为跟咱这现实生活很贴近啊,有些演得很好,讲得也很有道理。”覃翠平奶奶分享道。有关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堂兄弟关系的视频对于老人处理家庭矛盾和人际关系有着一定的影响。

尽管抖音在当地中老年群体中十分流行,但受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老人仍不会使用抖音的全部功能,而只会简单地观看视频与点赞。在这种情况下,吴彩云奶奶显得格外骄傲,“像评论、关注好友、发视频、用特效这些功能我都会用,他们好多人都不会操作。但是我让孙女都教给我了,现在好多人还来请教我嘞!”说完,吴彩云奶奶笑了起来。不难看出,会使用抖音已在当地老年人群体中成为懂潮流的象征,也是老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新象征。

本次访谈中,共有四位老人表示自己会在抖音上发表作品,通过使用抖音,她们收获的不仅有亲人好友们的点赞与褒奖,还有与亲友沟通的慰勉,了解时事和知识的满足以及体验生活美好的愉悦。“思之无味以弃,悟其甘甜而美。”经过实践队成员的调研发现,这是当地大部分老人们对短视频的态度,也是她们对待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