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多经历的?”
“大一的时候参加了传媒梦工坊,然后一直在组织里面,成长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机会。”
“不,我是问你,你是怎么在短短四年内完成这么多事情的?”面试老师从我的简历后面抬起头,微笑着这样问我。
周严,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主修历史学,辅修新闻学,自学法律并通过司法考试;雅思6.5分;是校园记者,电视台主播;湖南卫视《岳麓实践论》学生记者;cctv“传媒梦工坊”第四期学员,第五期湖北区总负责人;北京磨铁图书公司营销部实习生……
这四年在我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而经过四年寻觅,我最终选择沿着法律的方向继续奔跑。
于是乎到了最后,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的专业面试中,老师问了我文首的问题。
我是如何做到的。
我跑得并不快。
但是我一直没有停下来。
(一)
进入大一之后,我没花多久就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历史研究。我生性活泼,比起过去之历史,我对此时此刻的世界更加感兴趣。
所以新闻就成为我追逐的目标。做校园记者,主播,偶尔还在学校活动中客串个主持人。采访,剪片子,录制节目,那样六点起床去主持队练声,一直奔波到十一点才回宿舍休息的日子,让我的大学生活在一开始就格外充实。
未来是需要自己一点点体验的。当时并不觉得这段日子意义重大,后来才发现,这样的经历,为未来看到更大世界的我,开了一扇小窗。
那些日子给了我最初的自信。因此在大一下学期,当我偶然在人人上看到湖南卫视《岳麓实践论》来学校里招记者的消息时,这点自信就被我激发了。
我穿着一件粉色的大衣,带着一份幼稚的简历和报名表来到了现场,还准备了一份古文版本的自我介绍,为的只是希望在许多高年级的对手中间,有一点特别的我能被人记住。
后来的经历也告诉我,这样的竞争中,有的人因为实力强大碾压众人而胜出得毫无悬念,而除去他们之外,想得到剩下的宝贵名额,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精心准备和别出心裁。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带着天真和傻劲儿,带着匆匆准备的相关资料,满口之乎者也,回答问题的时候一二三四地分析着头头是道,竟然也误打误撞进了湖南卫视的演播厅。面试结束的时候评委老师让在场的学生推荐表现优异的人,我听到很多人说“那个穿粉色衣服的女生”时,觉得特别不真实。
原来这样也可以是我。为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不懈,慢慢走向舞台中央的我。
之后一周的调查和节目录制让我认识了学校里非常优秀的学长学姐,也因此发现,大学的美好可能不仅局限于校园,把视野打开,会有更多的发现。
所以在偶然听说了cctv“传媒梦工坊”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的时候,我一刻也没有犹豫。精英的导师、优秀的同伴、高强度的集训、丰富的机会,让我对这个平台无比向往。
我想,推动我们成长的总是点滴。如果不是我觉得简历单薄加注了一栏自我介绍给面试官留下了好印象;如果不是总不死心在录取截止前按着网站上的电话又一次争取;如果不是在和梦工坊负责人宝强哥讲电话中途忽然断掉之后不允许自己多想而是赶紧回拨然后继续噼里啪啦介绍自己,那么可能之后我的大学,都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很久之后我跟宝强哥说起这件事,我说你知不知道电话断掉的时候,我多害怕你是因为不耐烦而挂掉我的电话。
宝强哥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录取你是你自己电话争取的么?我都不记得了。
(二)
于是大一暑假,我拎着行李箱来到了北京。
灼人的温度和我的心情类似。精心准备和别出心裁不再管用,被“大神”碾压的痛苦让我过去一年里的飘飘然无所适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情商,但同时也很庆幸这么早就可以和如此多优秀的人同行。
我对自己说,还来得及。
十天之后我没有在京过多停留就回到了家。但是我知道,自己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十天里我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最后我们团队竟然可以做出完整的创业计划、节目策划、营销策划和一个电视短片;十天里我聆听了业内顶尖导师的二十余场讲座,每一场都振聋发聩;更重要的是,十天里我认识了许多梦工坊的小伙伴们,他们可以组织公益,也可以自己创业;可以环游各地,也可以博览群书。他们独立、成熟,不惮于走世人没走过的路。
他们有梦想,有规划,并且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那么我呢?我的规划是什么?
那时,我的目标是研究生阶段去国外读传媒。然后我忽然发现,这个目标已经离我不再遥远:大二下学期就会有辅修的项目,武汉大学的新闻学辅修会极大地弥补我在专业背景上的缺失,但是也会相应地占用我周末的时间。
也就是说,想要过英语这一关,我必须立刻开始。
于是大二上学期,平时课业之外,我选择在周末去雅思培训班。校内的电视台工作我也没有落下来,尽管条件简陋,我们还是坚持每周播出一整期校园新闻。我依旧早起带新主播练声,每周五汇总整期的新闻稿,录制的时候不是坐在摄像机前就是站在摄像机后,有时还会负责最后的剪辑。
我甚至还利用其中的间隙去带家教,挣点外快的同时我也想最后确认一下,我究竟愿不愿意把教师作为我终生的职业。
虽然后来的经历表明,培训班并非准备雅思考试的最佳方式,我也没能爱上教师的工作,但是这一个学期的经历却让我明白,永远不要在开始着手的时候告诉自己“做不完”。deadline的压力会让我们爆发巨大的潜能,而只有当全身心投入之后,我们才有资格根据实际情况去真正接受“做不完”的事实。
我做完了。我并不能说我做的所有选择都是明智的,但是我至少庆幸自己愿意去经历。
那时候我也会自负,自我感觉好到飘飘然。不过同时我也知道,如果我的视野与别人有一点不同,那也是因为,我曾有幸进入梦工坊这样的组织。
这样的想法又促使我在大二下学期筹办起了梦工坊武汉区的活动。一年前报名时我是通过电话面试参与的选拔,武汉没有面试点,梦工坊在这里的知名度也不够高。虽然结束了雅思培训但是因为辅修我依然没有周末,不过课业不是很紧张,我相信我能够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我想让梦工坊的名字被武汉的学子所知,我想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参与竞争,实现他们的传媒抱负,在更大的舞台绽放自己的光芒。
我熬夜写出了策划书,又在自己所处的校园传媒中心拉了二十个人,从梦工坊第五期全球启动开始,就发动了校园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全方位的宣传工作。我和他们贴海报,运营公共号,甚至设计武汉区的标志,也耐心地为报名者答疑解惑。我们获得了学校方面的支持,弄出了动静,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如今梦七启航在即,武汉区依然在不同的负责人手上不断地传承,我们的队伍也延伸到了h湖北各大高校。
我觉得,这是我大学期间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五月,宝强哥来武汉面试。七月,我带着与一年前完全不同的心态再次来到北京,而我的身份也从一名学员变成了一名工作人员。
(三)
十天里流程不变,但是一切却又显得那么不同。我有了更加平和的心态去聆听每一场讲座,也再次为学员们精彩的人生所折服。
这次我终于没有选择直接回家,而是获得了去磨铁图书公司实习的宝贵机会。
也是这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如当头棒喝。
尽管才大学两年就已经有了一些成绩,但是在职场里,没有人会在意你过去做了些什么。我所展现的,不过是一个笨手笨脚的新人,专业不对口,不太会用办公软件,会把文件装错,偶尔还要给别人添麻烦。
平心而论,我的上司对我并没有很严厉。但是一次次的失误,让我觉得十分内疚。我忽然发现一个朴素的真理:能力才是立身的根本,而简历上所谓的“光环”反而会成为一种障碍。
之前的我其实有一种一种可怕的错觉:和优秀的人同行,便以为自己和他们一样优秀。
但是我还差得远。
我也许有一点勇气一点冲劲还有一点沟通的能力,但是我不具备的,是扎扎实实的沉淀。
两年的大学生涯中我一直在奔跑,却很少安下心来,去图书馆读一本好书。
我发现我是浅薄的。我缺乏对时事冷静理智的判断,也不真正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就像杨绛先生所说,我可能真的是“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了吧。
暑假结束之后我开始频频光顾图书馆。我推掉了很多活动,开始专心学英语,准备雅思考试。可能我天生好动,所以需要以考试为手段逼自己沉淀下来。
雅思的准备绵延了一个学期,但是最终,我并没有拿到十分理想的分数。
这一学期教会我的,就是永远不要把战线拉得过长。
也许在总结大学生活的时候,这一学期最为乏善可陈。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早早地体会到了那种付出时间与精力而不得的无奈和苦涩,我也就不会把这种感觉深深记在心上,再也不想重新体验。
大三是一个十字路口,选择未来的压力,根本不允许我们有逃避的理由。接下来,是出去交换还是寻找实习机会,往往就对应着毕业后是留学深造还是就业开始工作。
而我却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一个全新专业的学习。本专业和辅修的专业到这里已经比较轻松,无论是留学还是工作我都有了一些基本的底气。但是我还想再寻找一种可能。能让我变得更加成熟理性的可能。
我决定转向法律专业。同时,为了不让备战法律考研的战线拉得过长,我还决定先准备司法考试,待到九月中旬考试结束再开始复习考研。
(四)
接下来的生活是真正的枯燥和单调。我没有听从他人的劝告,也不理身边讶异的目光,着了迷一样每天泡在图书馆,学法律、写论文或者完成其他的作业。
但是我的生活又好像很精彩。写论文时我把历史专业的学习和法律知识相结合,第一次体会到“研究”的乐趣;我时常被网课里幽默的老师逗笑,也发现了一些判断事物的全新角度;早起晚睡两点一线,我却也会因为每天都学到了新的东西而感到充满希望。
司法考试每年的通过率不足百分之十,其中还有大量的本专业学生和二战三战人士。这考试充满挑战,让人不敢松懈。
于是这一年的暑假,我留在学校。借了老师的办公室,和同学每天坚持去自习。有时候到了晚上会刮起凉风,我就在寝室继续复习白天学习的知识。
因为没有基础,我的进度很慢很慢。八月的时候同学考试结束回了家,寝室也变得空无一人。我过了半个月孤独的生活,每天唯一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不过是告诉卖饭的小哥我要吃什么。
我的学习效率也开始降低。每天早上起不来,中午十二点吃完饭才开始看书,看到夜里很晚了还不想休息,玩一下电脑很迟才睡,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让我一度认为自己肯定会失败。
我不害怕失败。没有专业背景,半年复习,失败也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
只是我每次看到摞得高高的一叠书,我就会那么不想接受需要再来一次的事实。
所以到了九月校园里恢复了生机的时候,我还是恢复了作息,继续去图书馆奋战。
等到半个月后考试考完,我才终于给自己放了假。
我在家里一直待到十一长假结束,才回到学校面对八十天后的研究生考试。
学习。重复的学习。我不能给它涂上任何华丽的色彩,因为学习总是一样的。看书,做题,并无不同。
选校坐标很快确定了上海。在有限的选择中我最终报考了华东政法大学。不比司考,考研我太想一次成功。复习时间是有限的我不能冒险,而华政强大的法律实力也让我仰慕已久。
所幸的是这个时候我终于有了一批战友。大家虽然报考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但是都在相互鼓励和监督。
回过头看看,我的考试日历绵延了整个大学下半段。我的小本子上总是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不断地设计又加以调整,不断地定下来又做完划掉。
我是一个计划狂。短到今明日,长到三五年,我简直无计划不成活。但是四年前的我肯定不会想到,现在的我会成为一个“学霸”,转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只要有所规划不断调整并且坚定地去执行,就总能来得及。如果说大学四年里我的哪一项特质让我最为受益匪浅,那么一定是想到就去做,不犹豫不耽搁的“执行力”。
司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本应是我备战考研的普通一天。看到通知后我早上八点打开电脑,以为查分通道会崩溃,我的成绩却在第一次点击进入后不期而至。
那样痛苦后的甘甜是如此珍贵,以至于我丢人地哭了出来。
虽然仅仅越过了分数线八分,却让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有了意义。
没人能想到我会过,连妈妈都告诉我之前对我鼓励归鼓励,她却打心眼儿里觉得我过不了。
比起精心的包装后看起来优秀的自己,我觉得这一份通知单是对我更加重要的肯定。
这样的甜头让我信心倍增,也让我在考研结束成绩出来之后平静了很多。
因为此刻,我终于相信水到渠成。
(五)
我终于有时间去做一些期盼已久的事情了:毫无压力地呆在家里大吃大喝,出去旅行、购物,回到学校后在寝室睡懒觉,以及坐下来,回味我过去的生活。
我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情商和智商都是那么普通,无论在梦工坊还是学校都有无数的人比我的经历更加坎坷和传奇。但是我知道自己成长了多少,走过弯路才会更有动力。
我并没能在一开始就发现一生所爱,而是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寻觅。这是一种幸运,当然也是一种不幸。我只是一直没有停下来,而是度过了充实的大学时光,不断走上前去又跌倒,不断地得到教训,并且不断地把它们应用到我今后想要走的路上。
还好,青春不晚!(文\周严)
编辑:张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