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春寒料峭,黑夜终迎曙光​——专访在一线工作的华师毕业生熊冰-37000dcm威尼斯

纵使春寒料峭,黑夜终迎曙光​——专访在一线工作的华师毕业生熊冰-37000dcm威尼斯

时间:2020-07-07 17:05    来源:华大青年新闻部    作者:林嘉妍 刘心雨    点击:
​2019的思绪匆匆落定,2020的心情缓缓启程。庚子年伊始,一场让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疫情,打破了春节原本应有的温馨与团聚。从病毒出现到疫情预警,短短的几十天,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就从车水马龙变为孤城冷清。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林嘉妍  刘心雨)2019的思绪匆匆落定,2020的心情缓缓启程。庚子年伊始,一场让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疫情,打破了春节原本应有的温馨与团聚。从病毒出现到疫情预警,短短的几十天,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就从车水马龙变为孤城冷清。



与病毒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在这背后需要默默奉献的“逆行者”,替我们扛下抗击疫情的艰辛,帮我们守护曾经美好的城市。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2014级研究生熊冰便是众多“守城人”中的一员,他和他的“战友们”,以勇气与毅力为长剑坚盾,同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




信念投资

据悉,熊冰于2017年校招进入中建三局安装公司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会务管理。而中建三局便是此次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的牵头单位。



熊冰表示年前疫情爆发速度太快,在征集之前,领导便已安排特定人员负责火神山项目,“当时我就跃跃欲试,想为这次疫情做点贡献,没想到大年初二公司又接到了雷神山医院建设的项目,我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主动请缨。”1月27日,刚刚大年初三,熊冰便来到了雷神山附近的场地,并住在了附近的宾馆,他原本不是宣传部的人员,但因其他同事家住外城,无法来到武汉,这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便肩负起了重责,进入了新闻宣传部,同时也辅助后勤部工作。



与熊冰一样身在武汉的50多位同事一接到通知便一路逆行来到雷神山建设场地,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虽然这场对抗病毒的战役只维持了十几天,但熊冰和其他同事选择了全力以赴,埋头猛冲,只为赶在流逝的时间之前,多抢回一些生命。



厄运每晚都守着夜,但他们还想再赌一次明天。焦虑、不安也时常缠绕着他们,只是对于这群人而言,这更是一场信念投资,他们坚信,阳光终会落到这座城的每一隅,尽管,他们的资本除了勇气,便是信念。



希望的猎手

白天、黑夜两班倒的工作也曾让熊冰感到疲惫不堪。作为中建三局安装公司微信的撰稿人之一,熊冰必须保证微信号每天都有产出,而他的搭档只有一位,因此他们每晚几乎都是12点之后才睡觉,第二天还要在7点之前赶到现场记录下运送物资的画面,工作的高压渐渐消磨了他对疫情的恐惧。



每天晚上,熊冰都要列好第二天的采访安排,包括典型人物、施工进度、施工节点,而第二天上午熊冰一般会采访两到三个人物,下午撰稿,晚上现场拍图,整理文章,微信后台及时发送。“我们公司53位同事几乎被我采访了个遍”熊冰笑谈到,“同事第二天看到微信文章后会很感动,发掘这样一群幕后英雄的闪光点,算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吧。”宛如萤火之烛,纵然渺小,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殊不知熊冰的这点“星星之火”,可能燎亮了五十多位同事甚至二百多位工友的心。



对于大多数“无事可做”的人来说,就像置身于洪流之外,从日出到日落,总是惶惶不安。年前在家时,漫天盖地的负面消息也曾让熊冰思绪混乱,只不过投身现场后,工作的忘我反而不那么容易滋生消极的情绪。熊冰所在公司只有两位负责物资的同事,人数不足他们只能只能24小时不停歇地换班工作,每天跑进武汉各个市场,走的步数多达四万步以上,每天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现场施工人员众多,急需大量物资,有时候挨到半夜一两点还得‘死皮赖脸’地挨家挨户敲门。”熊冰谈到这里,心疼又无奈,这些都是疫情之外最能打动熊冰的细节。



战役还没有落幕,熊冰知道,如同看电影一样,要有信心看到最后的结局。



褪下战袍,也只是血肉之躯

熊冰家住洪山区,一开始的时候,父母也会担忧儿子的安全,但还是默默支持着他的选择。每晚熊冰拍照结束,在回寝室的路途中,还来不及与漫天的星辰温柔对望,就得掏出手机和父母报平安。就像鹰隼眷恋蓝天,落叶眷恋大地,人心也始终眷恋着点着灯火的家。



熊冰谈到,在对“战友”们的采访中,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等到疫情结束,一定要好好拥抱亲人朋友!”每天与父母通话的时刻便是熊冰短暂抽离的时刻,父母的唠叨、挂念足以消解工作重压下那些最紧绷的弦!就像两艘同时航行的船,大多数时间,只是应付各自的波浪与狂风,但擦肩而过的时候,在内心对彼此的挥手示意却是支撑航船驶过阴霾的动力。



回首过往:被悲喜灌溉的学生时代

在采访过程中,熊冰回忆起学生时代。



2013年熊冰入选团中央西部计划,远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余庆中学支教一年。熊冰表示,这段支教经历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与抗疫工作一样,都是自己请愿,只是服务对象不同而已,这或许就是华师学子身上不变的奉献精神。到如今,熊冰依然和母校有着密切联系,他笑称虽然人在外,但心系华师,偶尔会关注华师的重要事项,也曾在中建三局武船双柳基地项目中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的青年宣讲团。



在工作之余,熊冰还十分爱运动,2015年曾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全程三十多公里,熊冰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之后便爱上了这样一项运动,并在2016年结合自身所长在全校范围内推广马拉松这一充满正能量且富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开设课程《从3000米至马拉松》,校园反响热烈,获多家媒体报道。“但是工作之后运动量少了,体重也上升了不少,之后还要多多锻炼了。”熊冰笑道。



这个在寒天中送炭的人,以跑马拉松的姿态对抗着这次疫情,虽然艰巨,但也卯足了劲,因为跑过了隧道深处便见曙光。



至暗之后,终见曙光

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见到曙光的日子。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不能像熊冰他们一样冲在防疫的第一战线,但可以好好保护自己,不要沮丧,如果春天要来,大地会使它一点一点地完成。我们所做的工作,不会比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信念在心中,我们相信在至暗之后,曙光就踏着轻快的步伐降临人间,降临千家万户。



专访记者:林嘉妍  刘心雨

责任编辑:黎书宏  龙湘婕


编辑:王舜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