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方梓淇)白驹过隙,光阴如梭,时间的书翻页之间,又是一年毕业季。在桂子山的满山翠色中,一首特别的毕业骊歌正缓缓响起:这首歌正是由音乐学院陈永、陈朝汉两位老师强强联合、联袂为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季量身定做的《桂子山话别》。歌曲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点赞转发不断,朋友圈霸屏不断。
为此,音乐学院新闻宣传中心记者团对陈永、陈朝汉进行采访,带大家走近《桂子山话别》,进一步了解桂子山的魅力,领略华师的风采。《桂子山话别》是一首d大调、四四拍、舒缓悠扬的歌曲,由陈永作词、陈朝汉谱曲,音乐学院学子演唱完成。这首歌从开始创作到发布一共历时两年,背后有许多生动鲜活的故事。
“要为华师青年人写一首自己的歌”的浪漫想法,最早萌发于十年前陈朝汉参与华师校歌创作的时候。陈朝汉说,十年前为华师写了一首歌,也想给华师人写一首歌。之所以起名为《桂子山话别》,是因为桂子山作为公认的华师的象征,以它作为载体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表达对华师的情感。
当问到《桂子山话别》的创作过程,两位老师都笑说是存在一些困难的。音乐创作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不同,如何写出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有情感、有温度的音乐作品,两位老师和创作团队揣摩、思考了很久。因为是为毕业季定制、写给华师学子的歌曲,所以这首歌曲的创作需要在体现艺术性的同时利于大家传唱。
歌词部分,陈永将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完美融合了文学的意象与意境。用心感受歌词,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许多光影流转的片段:初入华师时懵懂又激动的心情、与新朋友相识相知的酸甜苦辣、佑铭操场的灯光、博雅广场和煦温暖的阳光和茵茵草坪、像电影小说场景的华师大道;亦或是身旁恋人紧紧相牵的手、老师慈祥温暖的关怀与鼓励、一起为某个目标而并肩努力的伙伴......花开花落,每年六月离别的故事都在桂子山上演,可就如歌词中所说,珍重道不完,爱亦永不变。
歌曲部分,陈朝汉结合了陈永的歌词进行创作,在脑海中构想场景和画面。“让我紧握你双手,让我注视你双眼”,是同窗四年的依依不舍,是桃李对恩师长的感激与珍重,更是华师人对华师的眷恋与不舍。青葱岁月里,在华师写下的梦的诗篇,会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歌曲兼具中国民族特色和通俗风格,为了便于演唱和记忆,没有采用特别的个性化的写法。旋律优美抒情,略有感伤,但更多的是对校园生活的感激、眷恋,对未来人生的期待。前路未知,或许艰难险阻,困难重重;经此一别,不知何时复相见。可亲爱的朋友、尊敬的老师、可爱的华师,都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更是我们未来与世界交手的信心与底气。
采访过程中,两位老师分享了许多他们与学生、与华师的独家记忆:亲自带学生们前去华师校史馆参观,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解华师的历史;因为担心生病的学生落下课程,无偿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们补课......两位老师也不谋而合地提到,自己在这首歌中蕴含的最深的情感就是“对华师的爱”。正所谓“爱在华师”,陈永对我们说,他认为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老师们深爱着这个他们工作、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校园,也希望每一位华师学子都能用心了解华师,从而真正地读懂华师,发自内心地爱上华师,好好享受在华师度过的时光。
参与歌曲录制的音乐学院2021级本科生匡霖妮,在提及对这首歌的初印象时提到,起初觉得这首歌有些伤感,因为在毕业季,学长学姐们要跟心爱的桂子山告别,与敬重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告别。但后来悟到更多的其实是毕业生们心中对华师优美的校园环境、对老师辛勤付出、对同学一路相伴的感激,歌曲中也饱含着老师、学弟学妹和母校对毕业生美好的期盼与祝愿。
“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一首《桂子山话别》祝愿所有的毕业生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也祝愿每一位华师学子珍惜校园时光,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亲爱的华师毕业生,毕业快乐!
审读人:付彪 陈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