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文:被偷走的那几年-37000dcm威尼斯
时间:2016-05-10 15:50
来源:华大青年网
作者:邢可欣
点击:次
对于虚度青春的人来说,岁月确实偷走了时光,除了徒增年岁,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对于史建文,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生里最后的数学考试结束了,挥别大学时代,以此为记。(16.01.06)
感谢蔓越莓饼干、可爱的生日蛋糕还有你们的陪伴和祝福!(15.11.15)
萌萌哒的生日宴,特别开心o(∩_∩)o~ (14.11.15)
……
史建文的空间里说说很少,隔去一两条,便又是一年。若是以一个旁人的眼光来看,她的大学四年时光仿佛是被什么偷去了,任岁月流淌,不着痕迹。
许多人在社交平台上把生活过得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史建文却在凡俗的世界里活得安安静静平平淡淡。许多人感慨光阴易逝时不我待,史建文却只作现世安然,在一方书斋与时光同在。
那日惠风和畅,阳光正好,回望自己平和却充实的大学四年,她将那段岁月轻轻谈起。
从江苏泰州到湖北武汉
“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会来华师!”回忆起四年之前的高考,史建文还满是感慨。彼时,父母本希望她能留在家乡本省读书,不要离家太远,但是凭着对文学的一腔热爱,她找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学院,然后走进华师。
史建文来自江苏一个平凡的四口之家,“没有显赫的家世,也不是书香门第”,但思想开放、育子有方的父母给了史建文无言的教育与默默的支持。
“我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长大之后的独立。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和弟弟暑假回家住在家里,都是要出食宿费的。其实爸妈也不是真的要我们赚钱,只是要告诉我们长大了就要对自己负责。”从大一大二时的奖学金,到大三大四的兼职,再到以后研究生的国家补贴,史建文一步一步走向独立。“现在父母生日的礼物,都是我用自己的钱买的。”说起自己经济独立,她的脸上满是自信与骄傲。
对于未来,史建文曾经想过要回到江苏读研,但是阴差阳错,保送华师研究生的机会让她选择仍留在武汉。这座见证了她大学时光的江城,还将在未来三年甚至更久陪伴她成长。
从三号楼到图书馆
大一上学期,史建文从外院韩语系转入文院文学实验班,这个决定她“蓄谋已久”。当时高考不甚理想的成绩和华师转专业的政策让她决定“曲线救国”,以这样的方式进入向往已久的文学院。“这个过程真的是有惊无险,当时也担心万一转专业不成功呢?不过,人生不能被那个’万一’束缚了。”最终,经过笔试面试,她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转入心仪已久的文院。
虽然入校时就决定转院,但外院的时光还是带给史建文受用一生的财富。在院辩论队担任四辩,进入校广播站,担任班级团支书,还有体育部部长……充实丰富的工作带给史建文异常忙碌的大一,“我几乎没有周末,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周日做事。”这样的经历让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培养出才思敏捷的能力,但也让她感受到疲惫和迷茫。
“不确定方向的人就像往四面八方奔跑的人,跑了很久,却没有跑出去很远。”学姐的劝告点醒了她,也让她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我反对那些没有经过尝试就说自己看破了的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这是经历之后超脱的境界。没有拿起,怎谈放下。”经过大一“滚滚红尘”的洗礼,史建文已经进行了多样的尝试,尝试之后她选择安静下来。在文院,她没有进入院会,进入辩论队,而是在图书馆六楼阅览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隅天地。
文学的学习注重文本细阅读,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老师推荐的每一本书,每一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学作品,我都会找到原本认认真真地看一遍。”这样踏实严谨的阅读习惯使史建文对于文本的解读往往有独到之处。“每次写论文之前我会去认真阅读相关书目,而不是先上知网搜论文看看有哪些可以照搬照抄的。一定要尊重自己的阅读体验,你会发现自己的看法与论文的定论可能相去很远。”本着这样的原则,她在大二时的论文就已经颇得老师欣赏,跨级选修“比较文学”的课程论文《<百年孤独>与<生死疲劳>轮回主题和叙事的同异》在《文学教育》期刊上发表。“不要担心自己学历浅薄,在一个小点上狠狠地钻,就会有超过同龄人甚至超过更高年级的成绩。”
前一段时间图书馆评选“读书之星”,史建文感觉自己的阅读量与获奖者不相上下却没有上榜,想起自己大多数书都是在阅览室阅读的,没有借阅记录,“当时还有点遗憾呢,但是想到也会有其他人和我有相似的经历,也就释然了。”提起这件事,史建文爽朗一笑。虽然没有图书馆借阅的记录,她对自己的阅读却心中有数。“我有四大本读书笔记,每本书只记了一两页,非常有感触的会记三四页……这是比其他一切都更珍贵的财富。”
从佑铭操场到外面的世界
史建文大学四年最得意的事情之一就是坚持晨跑。每天6:30到佑铭操场,跑上五六圈,再做半个小时的拉伸,刚好是7:30。“那个时候我们的好多同学才刚刚醒吧?”她笑着说。
每天坚持很早起来,包括周末和节假日,确实是困难的。史建文和朋友一起相互监督,避免“破窗效应”,这样一跑就是四年。“坚持任何事情都会有收获的。”她自称是个吃货,却因为坚持锻炼而保持了苗条的体型,也超级健康。“绝对不给国家添麻烦!”史建文如是说道。
除了坚持运动,晨起跑步,晚做瑜伽,史建文还热爱旅游。她说自己出去玩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会在出门之前浏览一遍《园林植物观赏图鉴》,走进大自然去一一识别各种植物。“每年都会看一遍,有的季节性的小植物,过了一年就忘记它的名字了。”这样可爱的生活小情趣,让史建文的生活格外丰富多彩。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说到旅游,史建文说“这是一种很’见效’的事情。”旅游,到一个地方,拍照,就说明这个地方去过了,仿佛是人生里程碑似的体验。“读书却不是这样的,它不能在一瞬间咔嚓一下完成,它甚至不能在一天、一个月、一年就见效。我们读了几十年书,才能体会到自己的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足迹,书籍也能带给我们一个外面的世界。
从二号楼到研究生院
在保研之前,史建文卯足劲打算报考南京大学,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到保研的时候已经准备了大半年。由于进入保研资格线,她在老师同学的劝说下尝试报名。“二十多人报名,十二个保研名额,我的学分绩倒数第二,但面试拿到了第三名。”
史建文保研面试的经历,颇有几分传奇色彩。面试现场老师问及“朦胧诗的起源与发展”,她讲了当代文学朦胧诗的“三崛起”,这是当时文艺评论界的三篇论文,其发表为朦胧诗的发展奠基。“我不仅说出了是哪三个崛起,还将论文的作者、发表时间都一一说明……听完我的答案,那些老师们都傻了。”回忆起面试场景,史建文笑着说。“但最有趣的是,我之所以能记住这些,是因为我为南大考研曾认真复习了这一点。”
“朦胧诗的三崛起”并不是一个冷僻的知识点,但是在面试紧张的环境下,史建文对细节的熟练实记让面试老师非常震惊,或许也就是她注重文献,踏实严谨的精神得到了面试官的认可。而准备南大的内容让她保上华师,也让史建文感慨“每一份努力都一定会有回报。”
选择保送华师也让她压力很大,这个决定意味着她还要远离家乡异地读书。但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导师也让她坚定了这个选择。
采访时史建文说起现在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我和你的差距还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是的,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她的成绩拼的只是努力和坚持。
对于虚度青春的人来说,岁月确实偷走了时光,除了徒增年岁,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对于史建文,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更好的未来。(文/邢可欣)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