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魏婧婧应邀到访美术学院分享探讨数据可视化设计的人文转向-37000dcm威尼斯

副教授魏婧婧应邀到访美术学院分享探讨数据可视化设计的人文转向-37000dcm威尼斯

时间:2023-11-01 21:52    来源:美术学院    作者:田晶    点击:
10月31日下午,湖北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魏婧婧应邀到访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围绕数据可视化设计的人文转向主题进行分享探讨。


        华大青年讯(通讯员 田晶)10月31日下午,湖北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魏婧婧应邀到访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围绕数据可视化设计的人文转向主题进行分享探讨。



魏婧婧是湖北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委员。在数据可视化设计领域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作品获多项国家级奖项,课程成果获国家、省、市级赛事奖项二十余项,与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进行数据可视化设计项目合作。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讲座伊始,魏婧婧介绍了信息设计先驱爱德华·塔夫特所提出的功能性设计原则,及其对21世纪10年代以前数据可视化设计发展历史的影响。随后,魏婧婧提到了2010年代左右,随着批判性思维的兴起,以贝特曼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对视觉修饰对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感知和记忆的辅助作用进行实证研究,使人们对数据可视化设计的认知发生了转向,从纯粹功能理性的追求转向对数据可视化设计中人文因素的关注



 “那么这样的转向具体呈现在哪几个方面?”魏婧婧用她的观点做出总结,比如:从宏观大数据向微观小数据的转变,以及从关注用户到关注自我的转向。在这里,她以人文主义数据可视化的代表作品《dear data》(亲爱的数据)为例进行讲解。《dear data》通过对设计师个人软数据和小数据的挖掘,以手绘的表现形式和海洋邮寄的原始数据传输方式,使数据更具有温度和更加人性化。在这里数据可视化不再只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更多地建立自己与他人的联系。



 魏婧婧基于自己2021年和北京大学袁晓如教授团队、美国雪城大学徐瑞鸽教授合作完成的数据可视化作品《芳翰流形—形韵》进行了展开探讨。作品主题关于中国传统行书书法文化,数据来源是包括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22份碑帖的中古碑志书迹图像数据。不同于以往对中国书法以宏观数据进行表达的方式,设计团队希望在这个作品中从书写者个人的视角,进行过程性、感受性的书写过程、方法、习惯、风格等的表达。使每一个字体都被作为单独的个体予以关照,将书写者书写时的悬停、连接,断笔等,用量化和可视的方式进行呈现。



魏婧婧基于以上案例的分享,对数据可视化设计的人文转向进行了总结。数据可视化设计不再是商业时代为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功能性的开发制造,而是转向更广泛社会领域中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尝试解决。在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时代,该如何思考作为人类共同体的未来所要面对的问题?未来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师,应当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思维,以系统性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引导人们的价值观铸造,寻找到艺术与科技的契合点,将人和人的生命放在科技发展的中心,用批判性思维保持独立的意志,勇于自我约束并不断成长,通过重塑自我,以设计作为行动来响应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



  本次讲座,魏婧婧深入探讨了数据可视化人文转向议题的相关内容,强调了数据可视化领域从追求功能理性转向关注人文因素,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创作更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可视化作品。她呼吁设计师重新定义可视化作品与社会时代需求的联系,为美术学院学子在未来进行数据可视化的创作提供理论导向。


审读人:刘倩 孙宇

编辑:谭平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的版权所有: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 邮政编码:430079
 e-mail:ccnutw@qq.com  联系电话:027-67867625

网站地图